2016 By Farr Chardonnay three oaks vineyard, Australia
受創潮邀請參加的By Farr品飲會當天,
白酒最得我青睞的就是這一款了。
葡萄藤種植於1994年,
在跟Sangreal Pinot Noir同一區域,
(後者是JH的澳洲2019 TOP-RATED Pinot Noir)
土壤主要是覆蓋20-30cm紅土的石灰岩。
手工採摘,整串壓榨,30%法國橡木新桶,
靜待低溫自然發酵1~2個月,
經輕微攪桶以幫助乳酸發酵,
過程挺看功夫(種植和釀造)的。
酒色是三杯裡居中的輕檸檬黃,
感覺香氣與Irrewarra Chardonnay八成近似,
但香氣是當天三款裡我認為最濃郁、顯著的。
方倒杯,
已有檸檬草、白桃、葡萄柚、柑橘精油香氣,
除了桃類果香,
其他較屬於草本氣味與精油刺激感,
以及些許木桶帶來的木質、牛油香氣,
但開展的速度稍稍慢上一些。
可隨著回溫,杯中花香再逐漸擴散;
是東籬把酒黃昏後的那盈袖暗香,
飽含力道的清幽,
讓我想起Leeuwin Estate 的Chardonnay,
那勾人心弦的茉莉花香亦是相同的狀況,
一抹蘭桂芬芳,更勝群芳鬥色奪妍,
是很有水準的香氣呈現。
而會以暗香比喻,是由於有股氣味更是顯著,
便是打火石相互摩擦的那種礦石氣味,
三款白都有,或多或少而已,
突出,卻不突兀;搶戲,而不搶味,
串起各樣香氣,
明晃晃可又靜悠悠地相隨在側,
感覺像是冷峻岩石上,兀自盛開的一株白花,
迎風挺立、搖曳飄揚。
不知跟海洋型氣候影響有無關係,
它擁有著動人的美妙酸度,口感爽脆有活力,
能強烈地感受呼之欲出的礦石感,
以及結實而富有生命力的整體,
卻也能協調地流暢變化,
像是舞者的肢體語言。
或因為新桶比例之故,
滋味也是三款中最濃厚的(僅是比較而言),
以帶有點油潤的口感來呈現清新的本體風格,
感覺,表現不遜色Saint Aubin一級園,
就是深度上尚差那麼微末的一點點,
但已算是我所品嚐過的澳洲白酒中,
能列於榜上的優異酒款了,相當推薦。
2016 By Farr Chardonnay three oaks vineyard, Australia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