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Clonakilla Shiraz-Viognier, Canberra District, Australia
最初抱持著對角線對比心態,
從布根地往澳洲去,
忘了從哪一款開始,
一直對澳洲的Shiraz很有愛。
可經歷了小教堂的近20年老酒後,
隱約間還是渴望喝到向北隆Syrah靠攏的澳洲Shiraz,
自陽光熱情之力,到陰柔優雅之美,
往對角線的另一端偏移。
但可能是沒機會試到年份老、醒酒足、超品質的酒款,
還是落在迴圈裡尋尋覓覓。
應邀前往創潮的Clonakilla品飲會,
酒莊行銷代表David的好客,甩開了天氣的陰霾。
這家來自Canberra的酒莊,雖位在默默無名的冷涼產區,
從老主人John Kirk在1971年種下第一株葡萄藤,
到兒子Tim於Cote Rotie的Guigal所見所聞所飲而啟發,
帶回Syrah和Viogner共同發酵釀法,
讓新世界的Shiraz發現了新視界,
因而在1992年推出Shiraz-Viognier,
以北隆的態度,成就澳洲Shiraz的高度。
而無論是JH或者Langtons,都給了最高評價,
位列澳洲Shiraz的頭角之一。
(2014年 James Halliday 96分)
(2017年 James Halliday 98分)
(2018年 James Suckling's World's Top 100 2019 #11)
Clonakilla的作品並不多,當天試了2白5紅;
清新而精巧的2017 Sauvignon Blanc Semillon,
感覺具潛力但目前渾沌未明的2018 Viognier,
果香豐沛、酸度輕巧的2017 Hilltop Shiraz,
表現直接而帶有尤加利葉氣味的2017 O'Riada Shiraz,
經歲月洗禮、展露溫潤力道的2009 O'Riada Shiraz。
印象最深刻的是酒莊旗艦的兩款Shiraz-Viognier,14與17,
尤以2014年份的為甚。
深紅酒色的邊緣略帶紅褐,
與17的紅裡帶紫差異明顯。
開瓶便倒杯,
香氣的表現略顯拘謹,開展稍慢,
默默地晃杯了好一陣,方才幽幽地散出。
除了容易辨識的黑色莓果系氣味,
以及標誌性的胡椒系辛香料香氣,
加上草本與蔬菜系的番茄和橄欖,
最引人入勝的,是它明顯的花香。
並非全是Viognier的白花,
更多的是紅色花朵的驚喜綻放,
但不是大鳴大放的那種紫羅蘭氣味,
細緻的優雅香氣,
弱弱地喚起了對布根地的嗅覺印象,
且描繪出了曾試過的北隆Syrah輪廓,
十分讓人意外。
單寧柔滑地像熱巧克力,很有厚度感,
酒體精壯而略瘦,帶有紳士的得體風度,
全然超乎一般對Shiraz濃醇香的邊界範疇。
酸度美妙而穩定地拉出架構,優雅細緻,
也能淺淺地感受酒質的變化與內涵深度,
嘗來略有草本氣息,
但整體的果香與辛香料韻腳悠長。
雖說當場那一杯的表現已然不俗,
但用來評價這一款酒尚稱不公平。
醒酒時間未足,酒質也未臻成熟風貌,
我猜想,它絕對擁有再陳10年的潛力,
十分理想的一款Shiraz。
2014 Clonakilla Shiraz-Viognier, Canberra District, Australia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