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Domaine Ramonet Puligny-Montrachet Les Enseigneres



又有機會品嘗到厲害的布根地名莊白酒了,

不過,名莊這個詞似乎有些陳腔濫調。


對我來說,

名莊並非僅是名聲響或在市場有多紅,

(或是和誰誰誰有關係這樣~)

而是有著相對特殊的意涵。

某些酒款一出場便可令六宮粉黛無顏色,

(無論是表現不俗,或者要價不菲皆然)

但酒莊卻很是低調,沒那麼眾所皆知,

它有著讓飲者著迷或上癮的特質,

而酒評家的評價或也不足以背書它的超群,

(很多名家酒款是沒有分數的)

在介紹時,要是不論及技術性的敘述,

沒有太多能說出口的故事和爆點,

也不能總是說"喝了就知道~"

(對我來說,許多優秀的酒款已達藝術範疇,

光是理性與系統化的分析與評比,

無法全然表達高低,

品嘗後心中方有尺度以得知長短優劣。)

除了"名莊",

還真想不到什麼有含金量的說法,

畢竟有時只能用簡易方式來闡述,

而不涉及過多量化資訊。


以下言歸正傳。


以布根地的酒莊來說,

Domaine Ramonet相當年輕。

1920年代晚期奠基Chassagne Montrachet,

(迄今可謂Chassagne Montrachet第一把交椅)

1978購入自有的Montrachet特級園0.26公頃,

1984後由第三代 Noel和Jean-Claude接手,

因應法國繼承法規,

2014起酒標以兩個不同莊名作為標示。

酒莊認為,

葡萄樹齡是關鍵因素之一與品質息息相關,

18年以下的葡萄不作為Cuvee釀造之用,

至少使用33%的新橡木桶來陳釀12-15個月,

(Montrachet特級園是100%)

攪桶次數極少,以獲得理想中的培醞風味。

(酵母酒泥會浸泡直至MLF完成才換桶)

與Domaine Leflaive並稱,

是布根地的傳奇級膜拜白酒酒莊之一。



酒色是微泛金光的檸檬黃,燈下熠熠生輝。

近杯,迎來清楚且強勁的宜人香氣;

萊姆皮、椪柑、葡萄柚、青梅,

綠裡帶黃的果味酸香,

初夏風中搖曳生姿,樸鼻的梔子花香氣,

花叢下飄逸清涼而微具刺激的草本氣味,

微帶潮溼的礦石冷冽,居中穿針引線,

捎來的乾酪與酸麵包香氣,

是酒泥陳浸的線索,

些許的木質調氣息,是順著主調的從屬聲部,

隱約一絲蜂蜜微甜與蜂膠的微刺激,

揭露它稍有了點年紀,

各式香氣表現多元豐富且流暢和諧,

就像畫布上各色油彩的色彩與筆觸構築,

仿若莫內筆下瞬間定格的塞納河畔印象光影。


它僅僅是標示村莊級的作品而已,

也並非特別出色的年份,

入口那一瞬,卻讓我感受剎那停頓的震懾。

生命張力的強韌,表現在活靈活現的酸度中,

略顯圓潤的酒體,帶些許油感在口腔潤滑,

舌面的分明層次,形成立體感十足的架構,

底蘊深藏耐人尋味的深度與複雜性,

而尾韻悠長飄逸,品咂間回味無窮。

雖說沒能等待有否更多元的口感變化,

(只能斟上一小杯而已)

已令我對這絕可稱為名莊的風采深刻異常,

很是精彩的一款白酒。


2013 Domaine Ramonet Puligny-Montrachet Les Enseignere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