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Domaine Gros Frere et Soeur Richebourg Grand Cru, Cote de Nuits, France

 



特級園的滋味,留在心中難以忘懷,
距離喝到這一款,已接近半年,
在手機記事本裡翻找資料,
才無意看到品飲記錄。
當初是想著如何表現特級園的感心洗禮,
結果擱著也就忘了...真心不該。

Grand Cru是雄踞布根地頂端的絕對存在,
量少質精,物以稀為貴。
而Richebourg俗稱有錢堡,
裡頭的地主大多是有名的酒莊
(最末有備註),
算是得付出些代價才碰得著的特級園。
而名貴與好喝如何畫上等號,
這或是布根地飲者們的迷思之一。
但布根地的頂級酒款,無論紅白,
越是厲害的越需要長時間醒酒,
好讓它完全甦醒,綻放應有的花容月貌。

Richebourg的字面釋義是富足的城鎮,
為何依此命名未知,
僅知最早紀錄於西元1512年。
由兩個climat組成(請見附圖),
共8.03公頃,
Les Richebourg,
和Les Verroilles sous Richebourg,
是Vosne村第二大的特級園。
Les Richebourg是1924年後形成通稱之前,
Richebourg這名稱所代表的原始範圍。
位於斜坡上緣,坡向正東,
葡萄亦採東西向種植,能接受更多的陽光,
也讓這的成熟度更高一些。
而Les Verroilles sous Richebourg,
在1924年被列入Richebourg特級園範疇,
位在坡下,坡向較偏東北,
葡萄藤列是南北向栽植,受陽較少,
一般會晚個2-3天才採摘。
(參考資料:https://reurl.cc/QdMlv0)
這次喝到的金盃 Richebourg,
位在Les Verroilles sous Richebourg。
Gros家族於1882年持有至今。
以風格來說,
Les Richebourg一般具有較集中的強勁力道,
而Les Verroilles則具有酸度與礦石風味。
但以實際狀況而言,
酒莊間的差異或許更遠遠大於風土差異。
(沒喝過幾次...我無從置喙)

以老酒開瓶器拉出瓶塞,
(先前已開瓶醒酒一陣,又再塞回)
酒色赤中帶褐,顯現經歲月洗禮的風貌。
嗅聞到的香氣,繽紛而多姿,
金棗蜜餞、黑色莓果、烏梅,濃郁果味共舞,
玫瑰果、乾燥玫瑰、山茶,遞上細緻花香,
紅茶、甘草、肉豆蔻、煙燻,馨香芬芳馥郁,
黑土、灌木叢、松樹,林木
鬱沉香其中,
整體一致性非常高,銜接上沒有斷點,
圓融而富足,沒有短板,
一聞之下,心都沈浸下來了,
可以感受到一款好酒帶來的感動。
像是隨著經典電影的劇情起伏與配樂牽引,
雖然沒有現代技術的絢麗動畫或高解析,
卻能在其中覓得記憶中那一瞬的永恆。

單寧已臻柔順,鵝絨般滑進口腔,
爾後略有澀感在舌根淺淺刻畫。
酸度適中微微有感,逸散活力,
溫潤酒體卻蘊含衝擊力道,
那是宏大穩健的立體架構,
深度與變化層次起伏,餘韻深長悠遠,
有點像吞嚥熱巧克力緩緩流落喉頭的感受,
凝實穩重且氣宇軒昂。
經年累月的沉澱,
靜靜地將一切融合為醇厚的味道,
這正是葡萄酒的香醇美味之處。
文字,
有時難以周全表達那趨於圓滿的本味深感,
於是選擇留白不論,
某日若有機會真實體驗,
或許你會和我有相同感受的。


註:Richebourg的地主及面積如下列。

Domaine de la Romanee Conti – 3.51 ha
Domaine Leroy – 0.78 ha
Gros Frere et Soeur – 0.69 ha
A.F. Gros – 0.60 ha
Anne Gros – 0.60 ha
Thibault Liger-Belair – 0.55 ha
Meo-Camuzet – 0.35 ha
Jean Grivot – 0.32 ha
Mongeard Mugneret – 0.31 ha
Hudelot-Noellat – 0.28 ha
Frantin – 0.07 ha

2006 Domaine Gros Frere et Soeur Richebourg Grand Cru, Cote de Nuits, France

留言